始终把学生摆在大学工作的核心位置
——关于北京大学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调查与思考
调查人:周其凤(北京大学校长)
“巍巍上庠,国运所系”,大学,自古迄今就是蓄才、育才、掖才的最佳场所。我国古代,“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完善的教育体系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栋梁之才。在中国高校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有关一流大学的评判标准众说纷纭、不一而足。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坚持认为,人才培养应当成为大学建设和发展不容置疑的核心工作,以及评价一所大学是否达至一流的根本标准。
大学是“造就人才之地”,其根本宗旨在于育人。“大学是为学生办的”,没有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全面发展,大学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社会也就丧失了前行的动力。
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来校与师生代表座谈,发出了“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著的努力,加快推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的号召。实现这一目标,人才培养是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育人为先”的根本指导思想,以此为前提开展各项工作。只有为国家和民族不断培养和输送“具有爱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各行业起引领作用的高素质人才”,北京大学才能够“示范引领,走在前列”。
近年来北京大学围绕育人工作进行的主要探索
近年来,北京大学始终不渝地按照中央的要求,坚持将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办学兴校的根本,一以贯之地把学生摆在学校工作的核心位置,努力造就大批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高端人才。
⒈在教学队伍建设方面,立德树人、奖掖先进
始终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建立师德评鉴体系,健全“思想与行动”、“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相统一的师德管理长效机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积极引导广大教师以王选、孟二冬等优秀教师为榜样,提升教学能力、潜心培育英才、弘扬优良教风,保持“教书育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理想。以此为基础,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形成成熟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每年评估课程近4000门次,对学有专攻、教有专长、学生反映良好的教师进行表彰。学校在教学方面成果显著,教师、团队、教材屡获表彰,数量居全国前列。(详见下表)
⒉在培养模式设计方面,通识教育、复合培养
深入推进“元培计划”、跨学科人才培养、院系或学科大类培养、辅修、双学位等多样性培养模式。“元培计划”始于2001年,通过建立通识教育和宽口径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本科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自2000年,在全校范围内开设“本科生素质教育通选课”、“大类平台课”等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至今共303门课程,涵盖“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艺术与美育”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六大领域。“大类平台课”设立于2009年,根据院系专业特点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分为理工、人文、社科和经管4个学科大类,共229门课程。多种培养模式并举,成为北京大学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高素质复合人才的重要手段。
⒊在硬件资源配套方面,贴近学生、精致服务
采取多种措施,为学生成长成才打造优质硬件基础,在提供充足经费保障、加强教学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北京大学图书馆为当今亚洲最大的高校图书馆,不仅馆藏丰富、环境优雅,而且注重服务、精益求精,推出学科化咨询、“读者空间”等特色服务,加强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方便学生获取资源。此外,学校各院系和有关行政部门也以助力学生成长为配置资源的第一导向,不断优化体制机制,提升办事效率,倾力服务学校教学育人的中心工作。
⒋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中,把握需求、拓展资源
摒弃“学校本位”观念,营造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利益为中心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环境。具体措施为,鼓励相关专业使用外文教材、开展双语教学,建设覆盖本硕博各层次的、多专业的,集访问学者、短期交换、假期学校等为一体的国际化培养体系,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力。目前,北京大学已与海外200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正式合作关系,其中包括耶鲁大学、剑桥大学、悉尼大学、东京大学等世界著名高校,参与海外各种交流的学生人数也由2008年的500余人迅速增加至2011年的1300余人。同时,在近10年中,北京大学的外国留学生规模始终保持着8%的年增长率,为打造国际化的课程体系与学习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
⒌在创新性学习活动中,搭设平台、积极鼓励
在保证常规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上,充分整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优质资源,组织开展“挑战杯”竞赛、创业计划大赛等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术科研活动。全校约有30%的本科生参加科研训练,物理、化学等理科院系参与学生达60%以上。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约有130余篇本科生论文公开发表在主要学术刊物上。在国际学科竞赛中,北大学生亦屡屡斩获大奖,如2011年第七届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金奖银奖;2010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4支队伍获全国一等奖,5支队伍获全国二等奖;2010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跨学科建模竞赛,1支队伍获得Finalist(介于特等奖和一等奖之间)、10支队伍获得Meritorious Winner(一等奖)、17支队伍获得Honorable Mention(二等奖)。
⒍在第二课堂育人方面,分层培养、全面覆盖
鼓励学生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寒暑期社会实践、就业见习、青年志愿服务、博士生服务团等活动。目前,北京大学本部共有55个专业方向将“实习实践”纳入教学计划,其中过半数专业将其列为必修课程。在文体教育方面,结合北大光荣传统,依托“一二·九”师生歌咏比赛,开展“爱乐传习”主题活动,为学生提供陶冶情操、增进艺术修养的舞台。在朋辈教育方面,北京大学拥有近300家学生社团,为青年学子提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优良平台,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组织能力和专业素养。在骨干培养方面,北京大学学生会、研究生会等组织使众多优秀的学生接受锻炼、获得成长。
北京大学近年来部分教学成果(截至2011年12月)
“以学生为本”的办学宗旨面临诸多挑战与考验
当今时代,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社会面临深刻转型,育人作为大学核心使命的重要地位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与挑战。能否坚守住“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大学始终保持旺盛的育人原动力,愈来愈成为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广大高等院校亟待关注的共性问题。
⒈相较于教学业绩,教师对科研成果往往更为重视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当下中国大学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令人不禁发出“教授芸芸,名师寥寥”的慨叹。大学固然是研究精深学理、探索未知世界的重要阵地,但它同时更应当是人才塑造与发展的宽广平台,“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之所以“重科研、轻教学”,其中有教师自身职业操守和师德建设问题,而更为本质的原因在于体制机制设计没有真正践行“以育人为中心”的办学理念。
近年来,高校建设和发展反映出在一定程度上急功近利,不仅盛行“升格风”、“换牌风”,而且争相竞逐“综合型”、“研究型”名头。在这种理念的误导下,科研活动被人为地提升到了与教学活动极不协调的“高位”,进而扭曲了相关的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绩效考评等制度安排,过分强调科研经费、项目级别、论文数量等“硬指标”,忽略了教学与授课的“软约束”,悉心指导学生的课业学习反倒成为了一种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还有一些学校或院系的某些教师,在科研活动中将学生简单地视为劳动力使用。为了自己科研工作、学术研究等方面的便利,在推荐或保送研究生时,不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比如,教师自己看重或欣赏的优秀学生,只推荐他们留在自己的学校或院系;如果学生有意愿到外系或外校进行深造,就持不推荐、不支持的抵制态度。这种忽视学生个性成长与长远发展的“地方保护主义”同高校育人的整体目标和本质要求背道而驰。
此外,教师对于教学艺术的认识也有待提高。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者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教师授课是一门艺术,需要循循善诱、触类旁通、师生互动。放眼全球,国外许多著名学府都会安排本校最负盛名的教授为本科生讲课,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1948年写作的经典教材《经济学》便是为本科生量身定制的。这种做法,给了青年学生最直观的大学教育与人文启悟。
⒉学校在宏观方略方面的决策易忽略学生诉求
当今时代,大学的建设与发展越来越成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大楼与大师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以何种导向、采用何种方式合理地配置各种资源,便成为高校管理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着重提出了“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重要论断,而践行内涵式教育发展模式就要求牢牢把握“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导向来配置和使用资源。
在现实中,囿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家长式”思维,高校管理者往往更容易从自身单一视角考量宏观方略的制定,而忽视学生作为决策参与人的话语权,如在校园规划和食堂、宿舍改造等方面不采纳学生建议。造成信息沟通不畅、需求把握不准等一系列问题,进而出现“管理者出力不讨好,学生们得利不买账”的尴尬局面。在评奖评优和纪律处罚等方面不听取学生意见,往往引发制度不民主、操作不透明的质疑之声,甚至在部分管理者中滋生暗箱操作、徇私舞弊的不正之风,使得教育者与受教者之间出现互不信任甚至有意抵触的紧张关系。有鉴于此,我们应当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的宗旨和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深入体察学生诉求、充分反映学生意愿、广泛集中学生智慧,着力改变高校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学生表达渠道缺失的局面。
⒊相较于学生成长,社会对硬件环境往往更为关注
在大学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的关注与评价是绝对不容忽视的因素。大学评价、大学排名作为当下的热门话题,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自1983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推出全美大学排名、开启大学排名风潮以来,以各类标准制作发布的大学排行榜层出不穷,频频出现在各类媒体平台之上。简单梳理这些排行榜所给出的评价指标,不难看出,它们主要集中于资金投入、办学规模、科研成果、学科建设等方面,姑且不论以这些标准测评生成的结果的可信度、有效性究竟如何,这些十分显性的“硬件”标准在大众媒体的传播之下逐步成为了社会舆论和普通大众判别一所大学水平高下的标准。这一社会背景与舆论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一些高校“数字办学”与盲目攀比之风,以不可持续的办学方式迎合大众口味,以期在市场运作、招生选拔等方面获得收益,从而牺牲了学生的切身利益。
美国哈佛大学原校长、著名科学家科南特教授曾言:“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人的质量。”与“显性”条件受关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学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主体——学生却备受冷遇。他们的需求、成长以及他们所创造并置身其中的大学精神与文化少有人问津。很难想象,一套并非建立在科学、透明、全面基础上的衡量标准能够帮助社会形成关于大学的理性评价,一所不甚注重育人实效的大学可以获得长远的发展与进步。
2000年—2010年北京大学学历留学生在校人数增长情况
抓住人才培养这个根本,打造“国际认可,中国满意”的一流大学
站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推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当秉承改革创新精神,抓住人才培养这个根本,在大学管理方式、学生培养机制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⒈树“学生为本”之思想,构建高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在我国当代高等教育发展实践的大背景下,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树立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终极目标的育人导向,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已成为高等院校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指导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在管理制度上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宏观层面,要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机整合学校党委、校长办公室、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理事会等机构,有效协调内外关系,处理好教学与行政之间的关系,最终建成一套“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师生治学、职员治事”的现代大学制度;在微观层面,要彻底摒弃管理者一厢情愿、唯我独尊的“家长式”、“训导式”管理模式,尊重学生的参与权和话语权,健全利益诉请机制、疏通意见表达渠道、发挥学生组织作用,努力提升校园民主水平,更加注重学生这一核心主体在学校建设与发展各个阶段的“参与式管理”,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充分依靠和发挥学生作用,在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指引下,打造“国际认可,中国满意”的一流大学。
⒉以“师生共治”为理念,开启中国特色高校管理新模式
“教授治校”的理念产生于欧洲中世纪的大学。在历史的变迁中,西方大学的“教授治校”理念不断革新,其显著特点随即由单纯的“教授治校”演化为“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校”,提倡教授、学生、协同工作者乃至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决策。在新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的今天,单纯以教授为核心的治校、治学方式已经越来越不契合高校发展。“教授治校”与“教授治学、学生求学”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在“治校”与“治学”方面所应有的重要作用,而“师生共治”与“师生治学”是更加符合客观规律和时代潮流的理念。一方面,它包含了“学校决策和管理要有学生的声音和行动”这一现实的“治校”要求;另一方面,也客观反映出学生在“治学”中所做出的实际贡献。例如,在北京大学发表的科研成果中,学生参与研究并做出贡献的比例很大。据2010年数据,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的SCI论文数量约占全校论文总数的70%,应届博士毕业生还实现了直接获得国外大学教职的突破。在“师生共治”和谐管理新模式下,具有中国特色、北大风格的现代大学制度正逐步形成。
⒊构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参与沟通交流”的培养新模式
现代社会赋予教师和大学的多重功能,使他们往往陷入角色冲突的困境。无论如何,教学授课、培养人才都应当成为大学教师的无上天职和当代高校的终极使命。在重视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的同时,为了防范和避免一些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确保教学工作的“育人”方向,应当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具体而言: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做法,积极提倡“互动式”、“交流式”的授课方法,用“创新、创意、创业”的理念打造“研究型”、“实践型”课堂,采取“讨论课”、“案例教学”、“网上教学”等多元方式提高互动效率,增强师生之间的互相了解。将学术研究作为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营造良性的课堂氛围;坚决反对“将人视为手段”、把学生作为简单劳动力计酬使用的不良风气,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与知识的主人。同时,完善学生评价激励机制,建立“以过程评价为主的学生评价体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目前,北京大学正“推动名师上讲台”项目,众多院士、名师、长江特聘教授、杰出青年科学家均承担本科生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学生们可以轻松领略大家、名师风采。师生教学相长、相互促进,实现共同发展进步。
⒋解决学生困难,宽容学生错误,“有教无类”地培养领军人才
在英文中,大学(university)的词根"universus"具有“普世”的意思,美国哈佛大学在招生录取时所坚持的“不看贫富、不看国籍、不看性别”政策也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优秀学府所采行,可见,“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确实是古今中外教育者皆引以为傲的幸事。但也正是由于大学招生的地域范围广阔,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千差万别,他们对大学生活的适应程度亦不尽相同,一些学生难免会出现身体、心理、学业和经济等方面的困难,甚至可能违反校规、犯下错误。一所为世人所公认的一流大学,必须能够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加以应对。纵观世界一流大学育人理念,无不将“健全人格”的塑造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人格教育强调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精神,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观。“养成健全之个人,创造进化之社会”,我国的高等教育应当具有这样的职责。
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在开展好第一课堂教学工作的同时,注重第二课堂的建设与发展;“两个课堂”齐抓并举、紧密配合、相得益彰,进而以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文明生活、健康成才”。在此基础上,要更加积极地拓展校内外资源,通过助学贷款项目、助学金项目、勤工助学项目以及其他多种资助方式,全方位妥善解决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通过细致入微的摸排走访、悉心备至的矫正疏导,开展形式新颖、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设立学术警告与学业帮扶制度,使学业困难的学生摆脱错误思想的羁绊,重新获得求知探索的信心与动力。对于那些在校期间违反纪律犯下错误的学生,应当始终坚持教育第一、尽力挽救的原则;这也是北京大学所一贯秉承的做法。这是因为,学校本就是育人的场所,其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和教育学生;青年人容易冲动,犯错误总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愿意改正,学校绝不会轻易开除学生,绝不将自己的“育人”职责推卸给社会。这既是北大兼容并包、有教无类施教理念的体现,也应当是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对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
近年来北京大学参与海外学习的学生比例示意图
联系方式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邮编 : 712100
综合办公室电话 : 029-87080055
主管领导 : 闫德忠 网管员 : 李平 杨萍
版权所有: 太阳集团城(1407·Sun认证)官网-Mobile Platform